毕澄茄
毕澄茄
别名:
分类:第三十二卷果之四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4-05-20 04:20:09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毕澄茄

       (宋《开宝》)【校正】自草部移入此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释名】毗陵茄子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皆番语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藏器曰:毕澄茄生佛誓国。状似梧桐子及蔓荆子而微大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曰:胡椒生南海诸国。向阴者为澄茄,向阳者为胡椒。按:顾微《广州志》云:澄茄生诸海国,乃嫩胡椒也。青时就树采摘,柄粗而蒂圆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今广州亦有之。春夏生叶,青滑可爱。结实似梧桐子,微大。八月、九月采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海南诸番皆有之。蔓生,春开白花,夏结黑实,与胡椒一类二种,正如大腹之与槟榔相近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修治】 曰:凡采得,去柄及皱皮了,用酒浸蒸之,从巳至酉,杵细晒干,入药用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实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辛,温,无毒。 曰:辛、苦,微温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下气消食,去皮肤风,心腹间气胀,令人能食,疗鬼气。能染发及香身(藏器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治一切冷气痰 ,并霍乱吐泻,肚腹痛,肾气膀胱冷【附方】旧一,新五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脾胃虚弱,胸膈不快,不进饮食:用荜澄茄为末,姜汁打神曲糊,丸梧桐子大。每姜汤下七十丸,日二服。《济生方》噎食不纳:荜澄茄、白豆蔻等分。为末。干舐之。(《寿域神方》)反胃吐食,吐出黑汁,治不愈者:用荜澄茄为末,米糊丸梧桐子大。每姜汤下三、四十丸,日一服。愈后服平胃散三百帖。(《永类钤方》)伤寒咳逆呃噫,日夜不定者:用荜澄茄、高良姜各等分,为末。每服二钱,水六分,煎十沸,入酢少许,服之。(苏颂《图经》)痘疮入目,羞明生翳:荜澄茄末,吹少许入鼻中,三、五次效。(《飞鸿集》)鼻塞不通,肺气上攻而致者:荜澄茄丸:用荜澄茄半两,薄荷叶三钱,荆芥穗一钱半,为末,蜜丸芡子大。时时含咽。(《御药院方》)【附录】山胡椒(《唐本草》)恭曰:所在有之。似胡椒,色黑滞气,俗用有效。

上一篇:胡椒

下一篇:吴茱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