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
葡萄
别名:
分类:第三十三卷果之五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4-05-24 08:18:20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葡萄

       (《本经》上品)【释名】蒲桃(古字)、草龙珠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葡萄,《汉书》作蒲桃,可以造酒,人 饮之,则 然而醉,故有是名。其圆者名草龙珠,长者名马乳葡萄,白者名水晶葡萄,黑者名紫葡萄。《汉书》言:张骞使西域还,始得此种,而《神农本草》已有葡萄,则汉前陇西旧有,但未入关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:葡萄生陇西、五原、敦煌山谷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弘景曰:魏国使人多 来南方。状如五味子而甘美,可作酒,云用藤汁殊美。北人多肥健耐寒,盖食斯乎?不植淮南,亦如橘之变于河北也。人说即是此间 ,恐亦如枳之与橘耶?恭曰: 即山葡萄,苗、叶相似,亦堪作酒。葡萄取子汁酿酒,陶云用藤汁,谬矣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今河东及近汴州郡皆有之。苗作藤蔓而极长,太盛者一、二本绵被山谷间。花极细而黄白色。其实有紫、白二色,有圆如珠者,有长似马乳者,有无核者,皆七月、八月熟,取汁可酿酒。按《史记》云:大宛以葡萄酿酒,富人藏酒万余石,久者十数年不败。张骞使西域,得其种还,中国始有。盖北果之最珍者,今太原尚作此酒寄远也。其根、茎中空相通,暮溉其根,而晨朝水浸子中矣。故俗呼其苗为木通,以利小肠。江东出一种,实细而酸者,名 子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宗 曰:段成式言:葡萄有黄、白、黑三种。《唐书》言:波斯所出者,大如鸡卵。此物最难干,不干不可收。不问土地,但收皆可酿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葡萄,折藤压之最易生。春月萌苞生叶,颇似栝蒌叶而有五尖。生须延蔓,引数十丈。三月开小花成穗,黄白色。仍连着实,星编珠聚,七、八月熟,有紫、白二色。西人及太原、平阳皆作葡萄干,货之四方。蜀中有绿葡萄,熟时色绿。云南所出者,大如枣,味尤长。西边有琐琐葡萄,大如五味子而无核。按:《物类相感志》云:甘草作钉,针葡萄,立死。以麝香入葡萄皮内,则葡萄尽作香气。其爱憎异于他草如此。又言:其藤穿过枣树,则实味更美也。《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实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甘,平,涩,无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诜曰:甘、酸,温。多食,令人猝烦闷、眼暗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筋骨湿痹,益气倍力强志,令人肥健,耐饥忍风寒。久食,轻身不老延年。可作酒(《本经》)。逐水,利小便(《别录》)。除肠间水,调中治淋(甄权)。时气痘疮不出,食之,或研酒饮,甚效(苏颂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发明】颂曰:按:魏文帝诏群臣曰:蒲桃当夏末涉秋,尚有余暑,醉酒宿酲,掩露而食。甘而不饴,酸而不酢,冷而不寒,味长汁多,除烦解渴。又酿为酒,甘于曲 ,善醉而易醒。他方之果,宁有匹之者乎?震亨曰:葡萄属土,有水与木火。东南人食之多病热,西北人食之无恙。盖能下走渗道,西北人禀气浓故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新三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除烦止渴:生葡萄捣滤取汁,以瓦器熬稠,入熟蜜少许同收。点汤饮甚良。(《居家必用》)热淋涩痛:葡萄(捣取自然汁)、生藕(捣取自然汁)、生地黄(捣取自然汁)、白沙蜜各五合胎上冲心:葡萄,煎汤饮之,即下。(《圣惠方》)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根及藤、叶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同实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煮浓汁细饮,止呕哕及霍乱后恶心,孕妇子上冲心,饮之即下,胎安(孟诜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治腰脚肢腿痛,煎汤淋洗之良。又饮其汁,利小便,通小肠,消肿满(时珍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新一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水肿:葡萄嫩心十四个,蝼蛄七个(去头尾),同研,露七日,曝干为末。每服半钱,淡酒调下。暑月尤佳。(洁古《保命集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果部第三十三卷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果之五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(音婴郁。《纲目》)【校正】原附葡萄下,今分出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释名】燕 (《毛诗》)、龙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名义未详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恭曰: 蔓生。苗、叶与葡萄相似而小,亦有茎大如碗者。冬月惟叶凋而藤不死。藤汁味甘,子味甘酸,即千岁颂曰: 子生江东,实似葡萄,细而味酸,亦时珍曰: 野生林墅间,亦可插植。蔓、叶、花、实,与葡萄无异。其实小而圆,色不甚紫也。《诗》云“六月食 ”即此。其茎吹之,气出有汁,如【正误】藏器曰:苏恭注千岁 即是 ,妄言也。千岁 藤如葛,而叶背白,子赤可食。 藤斫时珍曰:苏恭所说 ,形状甚是,但以为千岁 则非矣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实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甘、酸,平、无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止渴,悦色益气(苏恭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藤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甘,平,无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哕逆,伤寒后呕哕,捣汁饮之良(苏恭)。止渴,利小便(时珍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新三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呕 厥逆: 藤煎汁,呷之。(《肘后方》)目中障翳: 藤,以水浸过,吹气取汁,滴入目中,去热翳,赤、白障。(《拾遗本草》)五淋血淋:木龙汤:用木龙(即野葡萄藤也)、竹园荽、淡竹叶、麦门冬(连根苗)、红枣肉、灯心草、乌梅、当归各等分,煎汤代茶饮。(《百一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根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同藤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下焦热痛淋秘,消肿毒(时珍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新四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男妇热淋:野葡萄根七钱,葛根三钱,水一钟,煎七分,入童子小便三分,空心温服。(《乾坤秘韫》)女人腹痛:方同上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一切肿毒:赤龙散:用野葡萄根,晒研为末,水调涂之,即消也。(《儒门事亲》方)赤游风肿:忽然肿痒,不治则杀人。用野葡萄根捣如泥,涂之即消。(《通变要法》)

上一篇:西瓜

下一篇:猕猴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