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蚕
石蚕
别名:沙虱(《本经》)、石蠹虫(《别录》弘景曰:沙虱乃东间水中细虫。人入水浴,着身略不可见,痛如针刺,挑亦得之。今此或名同而物异耳。
分类:第三十九卷虫之一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3-06-09 16:11:46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石蚕

       (《本经》下品)【校正】并人有名未用石蠹虫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释名】沙虱(《本经》)、石蠹虫(《别录》弘景曰:沙虱乃东间水中细虫。人入水浴,着身略不可见,痛如针刺,挑亦得之。今此或名同而物异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按《吴普本草》沙虱作沙蚌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别录曰:石蚕生江汉池泽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宗 曰:石蚕在处山河中多有之。附生水中石上,作丝茧如钗股,长寸许,以蔽其身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其色如泥,蚕在其中,故谓之石蚕,亦水中虫耳。方家用者绝稀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《别录》曰:石蠹虫生石中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藏器曰:石蠹虫一名石下新妇,今伊芳洛间水底石下有之。状如蚕,解放丝连缀小石如茧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春夏羽化作小蛾,水上飞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《本经》石蚕,《别录》石蠹,今观陈、寇二说及主治功用,盖是一物无疑矣。又石类亦有石蚕,与此不同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正误】弘景曰:李当之云:石蚕江左不识,谓为草根。其实类虫,形如老蚕,生附石上。伧人得而食之,味咸微辛。所言有理,但江汉非伧地。大都是生气物,如海中蛤、蛎辈,附石生不动,皆活物也。今俗用草根,黑色,多角节,亦似蚕。恐未是实,方家不用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恭曰:石蚕形似蚕,细小有角节,青黑色,生江汉侧石穴中。岐、陇间亦有,北人多不用,采者遂绝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韩保升曰:李谓是草根,陶谓是生气物。苏恭之说,半似草,半似虫,皆妄矣。此虫所在水石间有之,取为钩饵。马湖石间最多,彼人啖之,云咸、微辛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石蚕,陶、苏都无定论,《蜀本》之说为是。今川、广中多有之。其草根之似蚕者,亦名石蚕,出福州。今信州山石上,四时常有之,亦采入药。详见菜部草石蚕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咸,寒,有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保升曰:咸、微辛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吴普曰:雷公:咸,无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五癃,破石淋堕胎。其肉:解结气,利水道,除热(《本石蠹虫:主石癃,小便不利(《别录》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发明】宗 曰:石蚕谓之草者,谬也。《经》言肉解结气,注中更时珍曰:石蚕连皮壳用也,肉则去皮壳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录】云师、雨虎时珍曰:按《遁甲开山图》云:霍山有云师、雨虎。荣氏注云:云师如蚕,长六寸,有毛似兔。雨虎如蚕,长七、八寸,似蛭。云雨则出在石上。肉甘,可炙食之。此亦石蚕之类也。

上一篇:原蚕

下一篇:九香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