鳢鱼
鳢鱼
别名:
分类: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3-04-29 22:37:10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鳢鱼

       (《本经》上品)【释名】蠡鱼(《本经》)、黑鳢(《图经》)、鱼(音同。《本经》)、时珍曰:鳢首有七星,夜朝北斗,有自然之礼,故谓之鳢。又与鱼也,故有玄、黑诸名。俗呼火柴头鱼,即此也。其小者名诸注,谓鳢即鲩鱼者,误矣。今直削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:生九江池泽。取无时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弘景曰:处处有之。言是公蛎蛇所化,然亦有相生者。性至难死,犹有蛇性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形长体圆,头尾相等,细鳞玄色,有斑点花纹,颇类蝮蛇,有舌有齿有肚,背腹有鬣连尾,尾无歧。形状可憎,气息腥恶,食品所卑。南人有珍之者,北人尤绝之。道家指为水厌,斋 所忌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肉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甘,寒,无毒。有疮者不可食,令人瘢白(《别录》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源曰:有小毒,无益,不宜食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宗 曰:能发痼疾。疗病亦取其一端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疗五痔,治湿痹,面目浮肿,下大水(《本经》。弘景曰:合小豆白煮,疗肿满甚效)。下大小便,壅塞气。作 ,与香港脚、风气人食,良。(孟诜)。主妊娠有水气(苏颂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旧三,新二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十种水气垂死:鳢鱼(一斤重者)煮汁,和冬瓜、葱白作羹食。(《心镜》)下一切气:诜曰:用大鳢一头开肚,入胡椒末半两,大蒜三两颗,缝合,同小豆一升煮熟,下萝卜三、五颗,葱一握,俱切碎,煮熟,空腹食之至饱,并饮汁。至夜,泄恶气无限也。三五日更一作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肠痔下血:鳢鱼作 ,以蒜齑食之。忌冷、毒物。(《外台》)一切风疮顽癣疥癞:年久不愈者,不过二、三服必愈。用黑火柴头鱼一个(即乌鳢也),去肠肚,以苍耳叶填满。外以苍耳安锅底,置鱼于上,少少着水,慢火煨熟,去皮骨淡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勿入盐酱,功效甚大。(《医林集要》)浴儿免痘:除夕黄昏时,用大乌鱼一尾,小者二三尾,煮汤浴儿,遍身七窍俱到。不可嫌腥,以清水洗去也。若不信,但留一手或一足不洗,遇出痘时,则未洗处偏多也。此乃异人所传,不可轻易。(杨拱《医方摘要》)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肠及肝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冷败疮中生虫(别录)。肠以五味炙香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胆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甘,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《日华》曰:诸鱼胆苦,惟此胆甘可食为异也。腊月收取,阴干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喉痹将死者,点入少许即瘥,病深者水调灌之(《灵苑方》)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鳗鲡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