戎盐
戎盐
别名:
分类:第十一卷金石之五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3-03-25 13:08:02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戎盐

       (《本经》下品)【释名】胡盐(《别录》)、羌盐(《日华》)、青盐(《纲目》)、秃登盐(《唐本》)、阴土盐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大明曰:西番所食者,故号戎盐、羌盐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恭曰:戎盐,即胡盐也。沙州名秃登盐,廓州名为阴土盐,生河岸山 之阴土石间,故名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:戎盐生胡盐山,及西羌北地、酒泉福禄城东南角。北海青,南海赤。十月采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当之曰:戎盐味苦臭,是海潮水浇山石,经久盐凝着石,取之北海者青,南海者赤。弘景曰:史书言虏中盐有九种:白盐、食盐,常食者;黑盐,主腹胀气满;胡盐,主耳聋目痛;柔盐,主马脊疮;又有赤盐、驳盐、臭盐、马齿盐四种,并不入食。马齿即大盐,黑盐疑是卤碱,柔盐疑是戎盐,而此戎盐又名胡盐,二三相乱。今戎盐虏中甚有,从凉州来,亦从敦煌来。其形作块片,或如鸡鸭卵,或如菱米,色紫白,味不甚咸,口尝气臭,正如 鸡子臭者乃真。又河南盐池泥中,自有凝盐如石片,打破皆方,青黑色,善疗马脊疮,又疑此是戎盐。又巴东朐 县北崖有盐井,盐水自凝,生伞子盐,方一二寸,中央突张如伞形,亦有方如石膏、博棋者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恭曰:戎盐即胡盐,生河崖山 之阴土石间,大小不常,坚白似石,烧之不鸣 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宗 曰:戎盐成垛,裁之如枕,细白,味甘、咸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陶氏所说九种,今人不能遍识。医家治眼及补下药多用青盐,恐即戎盐也。本草云:北海青,南海赤。今青盐从西羌来者,形块方棱,明莹而青黑色,最奇。北海来者,作大块而不光莹,又多孔窍,若蜂窠状,色亦浅于西盐,彼人谓之盐枕,入药差劣。北胡又有一种盐,作片屑,如碎白石,彼人亦谓之青盐,缄封于匣,与盐枕并作礼贽,不知是何色类?时珍曰:本草戎盐云:北海青,南海赤。而诸注乃用白盐,似与本文不合。按:《凉州异物志》云:姜赖之墟,今称龙城。刚卤千里,蒺藜之形。其下有盐,累棋而生。出于胡国,故名戎盐。赞云:盐山二岳,二色为质。赤者如丹,黑者如漆。小大从意,镂之为物。作兽辟恶,佩之为吉。或称戎盐,可以疗疾。此说与本草本文相合,亦惟赤、黑二色,不言白者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盖白者乃光明盐,而青盐、赤盐则戎盐也。故《西凉记》云:青盐池出盐,正方半寸,其形如石,甚甜美。《真腊记》云:山间有石,味胜于盐,可琢为器。《梁杰公传》言:交河之间,掘碛下数尺,有紫盐,如红如紫,色鲜而甘。其下丈许,有 珀。《北户录》亦言:张掖池中出桃花盐,色如桃花,随月盈缩。今宁夏近凉州地,盐井所出青盐,四方皎洁如石。山丹卫,即张掖地,有池产红盐,红色。此二盐,即戎盐之青、赤二色者。医方但用青盐,而不用红盐,不知二盐皆名戎盐也。所谓南海、北海者,指西海之南北而言,非炎方之南海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张果《玉洞要诀》云:赤戎盐出西戎,禀自然水土之气,结而成质。其地水土之气黄赤,故盐亦随土气而生。味淡于石盐,力能伏阳精。但于火中烧汁红赤,凝定色转益者,即真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亦名绛盐。《抱朴子》书有作赤盐法。又岭南一种红盐,乃染成者,皆非真红盐也。又《丹房镜源》云:蛮盐可伏雌雄,作金用红盐为上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咸,寒,无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宗 曰:甘、咸。大明曰: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独孤滔曰:戎盐,赤、黑二色,能累卵,干汞,制丹砂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明目目痛,益气,坚肌骨,去毒蛊(《本经》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心腹痛,溺血吐血,齿舌血出(《别录》)。助水脏,益精气,除五脏症结,心腹积聚,痛疮疥癣(大明)。解芫青、斑蝥毒(时珍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发明】宗 曰:戎盐甘咸,功在却血、入肾,治目中瘀赤涩昏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戎盐功同食盐,不经煎炼,而味咸带甘,入药似胜。《周礼注》云:饴盐味甜,即戎盐,不知果否?或云以饴拌盐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新五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小便不通:戎盐汤:用戎盐(弹丸大)一枚,茯苓半斤,白术二两。水煎,服之。(仲景《金匮方》)风热牙痛:青盐一斤,槐枝半斤。水四碗,煎汁二碗,煮盐至干,炒研。日用揩牙、洗目。(唐氏《经验方》)牢牙明目:青盐二两,白盐四两,川椒四两。煎汁拌盐炒干。日用揩牙洗目,永无齿疾、目疾。(《通变要法》)风眼烂弦:戎盐化水,点之。(《普济方》)痔疮漏疮:白矾四两,青盐四两。为末,猪尿脬一个盛之,阴干。每服五钱,空心温水下。(赵氏《经验方》)

上一篇:食盐

下一篇:光明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