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参
玄参
别名:
分类:第十二卷草之一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4-05-14 20:09:29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玄参

       (《本经》中品)【释名】黑参(《纲目》)、玄台(《吴普》)、重台(《本经》)、鹿肠(《吴普》)、正马(《别录》)、逐马(《药性》)、馥草(《开宝》)、野脂麻(《纲目》)、鬼藏(《吴普》)。时珍曰:玄,黑色也。《别录》一名端,一名咸,多未详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弘景曰:其茎微似人参,故得参名。志曰:合香家用之,故俗呼馥草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:玄参,生河间川谷及冤句,三月、四月采根,曝干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普曰:生冤句山阳。三月生苗。其叶有毛,四四相值,似芍药。黑茎,茎方,高四、五尺。叶亦生枝间。四月实黑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弘景曰:今出近道,处处有之。茎似人参而长大。根甚黑,亦微香,道家时用,亦以合香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恭曰:玄参根苗并臭,茎亦不似人参,未见合香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志曰:其茎方大,高四、五尺,紫赤色而有细毛。叶如掌大而尖长。根生青白,干即紫黑,新者润腻。陶云茎似人参,苏言根苗并臭,似未深识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二月生苗。叶似脂麻对生,又如槐柳而尖长有锯齿。细茎青紫色。七月开花青碧色。八月结子黑色。又有白花者,茎方大,紫赤色而有细毛;有节若竹者,高五、六尺,其根一根五、七枚。三月、八月采,曝干。或云蒸过曝干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今用玄参,正如苏颂所说。其根有腥气,故苏恭以为臭也。宿根多地蚕食之,故其中空。花有紫、白二种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根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修治】 曰:凡采得后,须用蒲草重重相隔,入甑蒸两伏时,晒干用。勿犯铜器,饵之噎人喉,丧人目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苦,微寒,无毒。《别录》曰:咸。普曰:神农、桐君、黄帝、雷公:苦,无毒;岐伯: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元素曰:足少阴肾经君药也,治本经须用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之才曰:恶黄 、干姜、大枣、山茱萸,反藜芦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腹中寒热积聚,女子产乳余疾,补肾气,令人目明(《本经》)。主暴中风伤寒,身热支满,狂邪忽忽不知人,温疟洒洒,血瘕,下寒血,除胸中气,下水止烦渴,散颈下核,痈肿,心腹痛,坚症,定五脏。久服补虚明目,强阴益精(《别录》)。热风头痛,伤寒劳复,治暴结热,散瘤 瘰 (甄权)。治游风,补劳损,心惊烦躁,骨蒸传尸邪气,止健忘【发明】元素曰:玄参乃枢机之剂,管领诸气上下,清肃而不浊,风药中多用之。故《活人书》治伤寒阳毒,汗下后毒不散,及心下懊 ,烦不得眠,心神颠倒欲绝者,俱用玄参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以此论之,治胸中氤氲之气,无根之火,当以玄参为圣剂也。时珍曰:肾水受伤,真阴失守,孤阳无根,发为火病。法宜壮水以制火,故玄参与地黄同功。其消瘰 亦是散火,刘守真言:结核是火病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旧二,新七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诸毒鼠 :玄参渍酒,日日饮之。(《开宝本草》)年久瘰 :生玄参,捣敷上,日二易之。(《广利方》)赤脉贯瞳:玄参为末,以米泔煮猪肝,日日蘸食之。(《济急仙方》)发斑咽痛:玄参升麻汤:用玄参、升麻、甘草各半两。水三盏,煎一盏半,温服。(《南阳活人书》)急喉痹风:不拘大人小儿。玄参、鼠粘子(半生半炒)各一两,为末。新水服一盏,立瘥。(《圣惠方》)鼻中生疮:玄参末涂之,或以水浸软,塞之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三焦积热:玄参、黄连、大黄各一两。为末,炼蜜丸梧子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,白汤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小儿,丸粟米大。(丹溪方)小肠疝气:黑参 咀,炒,为丸。每服一钱半,空心酒服,出汗即效。(孙天仁《集效方》)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烧香治痨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《经验方》:用玄参一斤,甘松六两。为末,炼蜜一斤和匀,入瓶中封闭,地中埋 十日取出。更用炭末六两,炼蜜六两,同和入瓶,更 五日取出。烧之,常令闻香,疾自愈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初入瓶中封固,煮一伏时,破瓶取捣入蜜,别以瓶盛,埋地中 过用。亦可熏衣。

上一篇:仙茅

下一篇:地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