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《本经》上品)【释名】蛇粟(《本经》)、蛇米(《本经》)、(《别录》,又名思益、绳毒、枣棘)。
时珍曰: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,故有蛇床、蛇粟诸名。其叶似蘼芜,故曰墙蘼。《尔雅》云:盱,虺床也。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:蛇床,生临淄川谷及田野。五月采实阴干。
弘景曰:田野墟落甚多,花叶正似蘼芜。
保升曰:叶似小叶芎 ,花白,子如黍粒,黄白色。生下湿地,所在皆有,以扬州、襄州者为良。
颂曰:三月生苗,高三二尺,叶青碎,作丛似蒿枝。每枝上有花头百余,结同一窠,似马芹类。四五月乃开白色,又似伞状。子黄褐色,如黍米,至轻虚。
时珍曰:其花如碎米攒簇。其子两片合成,似莳罗子而细,亦有细棱。凡花实似蛇床者,当归、芎 、水芹、 本、胡萝卜是也。
子
【修治】 曰:凡使,须用浓蓝汁并百部草根自然汁,同浸一伏时,漉出晒干。却用生地黄汁相拌蒸之,从巳至亥,取出晒干用。
大明曰:凡服食,即 去皮壳,取仁微炒杀毒,即不辣也。作汤洗浴,则生用之。
【气味】苦,平,无毒。《别录》曰:辛、甘,无毒。权曰:有小毒。之才曰:恶牡丹、贝母、巴豆。伏硫黄。
【主治】妇人阴中肿痛,男子阴痿湿痒,除痹气,利关节,癫痫恶疮。久服轻身(《本经》)。温中下气,令妇人子脏热,男子阴强。久服好颜色,令人有子(《别录》)。治男子女人虚湿痹,毒风 痛,去男子腰痛,浴男子阴,去风冷,大益阳事(甄权)。暖丈夫阳气,助女人阴气,治腰胯酸疼,四肢顽痹,缩小便,去阴汗湿癣齿痛,赤白带下,小儿惊痫,扑损瘀血,煎汤浴大风身痒(大明)。
【发明】 曰:此药令人阳气盛数,号曰鬼考也。
时珍曰:蛇床乃右肾命门、少阳三焦气分之药,神农列之上品,不独辅助男子,而又有益妇人。世人舍此而求补药于远域,岂非贱目贵耳乎?【附方】旧四,新十二。
阳事不起:蛇床子、五味子、菟丝子等分,为末,蜜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温酒下,日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)赤白带下,月水不来。用蛇床子、枯白矾等分,为末,醋面糊丸弹子大,胭脂为衣,绵裹纳入阴户。如热极,再换,日一次。(《儒门事亲》方)子宫寒冷,温阴中坐药。蛇床子散:取蛇床子仁为末,入粉少许,和匀如枣大,绵裹纳之,自然温也。(《金匮玉函方》)妇人阴痒:蛇床子一两,白矾二钱。煎汤频洗。(《集简方》)产后阴脱:绢盛蛇床子,蒸热熨之。又法:蛇床子五两,乌梅十四个。煎水,日洗五六次妇人阴痛:方同上。
大肠脱肛:蛇床子、甘草各一两,为末。每服一钱,白汤下,日三服。并以蛇床末敷之。
(《经验方》)小儿癣疮:蛇床子杵末,和猪脂涂之。(《千金方》)小儿甜疮,头面耳边连引,流水极痒,久久不愈者。蛇床子一两,轻粉三钱。为细末,油调搽之。(《普济方》)耳内湿疮:蛇床子、黄连各一钱,轻粉一字。为末吹之。(《全幼心鉴》)风虫牙痛:《千金》:用蛇床子、烛烬。同研,涂之。《集简方》:用蛇床子煎汤,乘热漱数次,立止。冬月喉痹肿痛,不可下药者。蛇床子烧烟于瓶中,口含瓶嘴吸烟,其痰自出。
(《圣惠方》)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