藿香
藿香
别名:
分类:第十四卷草之三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4-05-20 07:47:41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藿香

       (宋《嘉 》)【校正】承曰:宜入草部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释名】兜娄婆香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豆叶曰藿,其叶似之,故名。《楞严经》云:坛前以兜娄婆香煎水洗浴。即此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《法华经》谓之多摩罗跋香,《金光明经》谓之钵怛罗香,皆兜娄二字梵言也。涅 又谓之迦算香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禹锡曰:按《南州异物志》云:藿香出海边国,形如都梁,叶似水苏,可着衣服中。嵇含《南方草木状》云:出交 、九真、武平、兴古诸地,吏民自种之,榛生,五、六月采,晒干乃芬香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藿香岭南多有之,人家亦多种。二月生苗,茎梗甚密,作丛,叶似桑而小薄,六月、七月采之,须黄色乃可收。《金楼子》及《俞益期笺》皆云:扶南国人言五香共是一木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其根是旃檀,节是沈香,花是鸡舌,叶是藿香,胶是熏陆。故本草以五香共条,义亦出此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今南中藿香乃是草类,与嵇含所说正相符合。范晔《合香方》云:零藿虚燥。古人乃以合熏香,即此扶南之说,似涉欺罔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藿香方茎有节中虚,叶微似茄叶。洁古、东垣惟用其叶,不用枝梗。今人并枝梗用之,因叶多伪故耳。《唐史》云:顿逊国出藿香,插枝便生,叶如都梁者,是也。刘欣期《交州记》,言藿香似苏合香者,谓其气相似,非谓形状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枝叶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辛,微温,无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元素曰:辛、甘。又曰:甘、苦,气浓味薄,浮而升,阳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杲曰:可升可降,阳也。入手、足太阴经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风水毒肿,去恶气,止霍乱心腹痛(《别录》)。脾胃吐逆为要药(苏颂)。助胃气,开胃口,进饮食(元素)。温中快气,肺虚有寒,上焦壅热,饮酒口臭,煎汤漱口(好古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发明】杲曰:芳香之气助脾胃,故藿香能止呕逆,进饮食。好古曰:手、足太阴之药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故入顺气乌药散,则补肺;入黄 、四君子汤,则补脾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新六。升降诸气:藿香一两,香附(炒)五两,为末,每以白汤点服一钱。(《经效济世方》)霍乱吐泻垂死者,服之回生。用藿香叶、陈皮各半两,水二盏,煎一盏,温服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(《百一选方》)暑月吐泻:滑石(炒)二两,藿香二钱半,丁香五分为末。每服一二钱,淅米泔调服。(禹讲师《经验方》)胎气不安,气不升降,呕吐酸水。香附、藿香、甘草二钱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为末。每服二钱,入盐少许,沸汤调服之。(《圣惠》)香口去臭:藿香洗净,煎汤,时时噙漱。(《摘玄方》)冷露疮烂:藿香叶、细茶等分,烧灰,油调涂叶上,贴之。(《应验方》)

上一篇:线香

下一篇:零陵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