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肤
地肤
别名:
分类:第十六卷草之五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4-05-16 10:17:56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地肤

       (《本经》上品)【释名】地葵(《本经》)、地麦》)、王 (《尔雅》)、王帚(郭璞)、扫帚(弘景)、益明(《药性》)、白地草(《纲目》)、时珍曰:地肤、地麦,因其子形似也。地葵,因其苗味似也。鸭舌,因其形似也。妓女,因其枝繁而头多也。益明,因其子功能明目也。子落则老,茎可为帚,故有帚、 诸名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:地肤子生荆州平泽及田野,八月、十月采实,阴干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弘景曰:今田野间亦多,皆取茎苗为扫帚。其子微细,入补药丸散用,仙经不甚用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恭曰:田野人名为地麦草,北人名涎衣草。叶细茎赤,出熟田中。苗极弱,不能胜举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今云堪为扫帚,恐未之识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大明曰:地肤即落帚子也。子色青,似一眠起蚕砂之状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今蜀川、关中近地皆有之。初生薄地,五、六寸,根形如蒿,茎赤叶青,大似荆芥。三月开黄白花,结子青白色,八月、九月采实。神仙七精散云:地肤子,星之精也。或曰其苗即独帚也,一名鸭舌草。陶弘景所谓茎苗可为扫帚者,苏恭言其苗弱不胜举,二说不同,而今医家皆以为独帚。密州图上者,云根作丛生,每窠有二三十茎,茎有赤有黄,七月开黄花,其实地肤也。至八月而 干成,可采。此正与独帚相合。恐西北出者短弱,故苏说云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地肤嫩苗,可作蔬茹,一科数十枝,攒簇团团直上,性最柔弱,故将老时可为帚,耐用。苏恭云不可帚,止言其嫩苗而已。其子最繁。《尔雅》云:王。郭璞注云:王帚也。似藜,可以为扫帚,江东呼为落帚。此说得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子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苦,寒,无毒。时珍曰:甘,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膀胱热,利小便,补中益精气。久服耳目聪明,轻身耐老(《本经》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去皮肤中热气,使人润泽,散恶疮疝瘕,强阴(《别录》)。治阴卵 疾,去热风,可作汤沐浴。与阳起石同服,主丈夫阴痿不起,补气益力(甄权)。治客热丹肿(《日华》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发明】藏器曰:众病皆起于虚。虚而多热者,加地肤子、甘草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旧三,新七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风热赤目:地肤子(焙)一升,生地黄半斤,取汁和作饼,晒干研末。每服三钱,空心酒服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目痛眯目:凡目痛及眯目中伤有热瞑者。取地肤子白汁,频注目中。(王焘《外台秘要》)雷头风肿,不省人事:落帚子同生姜研烂,热冲酒服,取汗即愈。(《圣济总录》)胁下疼痛:地肤子为末,酒服方寸匕。(《寿域神方》)疝气危急:地肤子(即落帚子),炒香研末。每服一钱,酒下。(《简便方》)狐疝阴 ,超越举重,卒得阴 ,及小儿狐疝,伤损生 :并用地肤子五钱,白术二钱半,桂心五分,为末。饮或酒服三钱,忌生葱、桃、李。(《必效方》)腰痛积年,有时发动:六月、七月取地肤子,干末。酒服方寸匕,日五、六服。(《肘后》)血痢不止:地肤子五两,地榆、黄芩各一两,为末。每服方寸匕,温水调下。(《圣惠方》)妊娠患淋,热痛酸楚,手足烦疼:地肤子十二两,水四升,煎二升半,分服。(《子母秘录》)肢体疣目:地肤子、白矾等分,煎汤频洗。(《寿域神方》)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苗叶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苦,寒,无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甘、苦。烧灰煎霜,制砒石、粉霜、水银、硫黄、雄黄、 砂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捣汁服,主赤白痢,烧灰亦善。煎水洗目,去热暗雀盲涩痛(《别录》)。主大肠泄泻,和气【发明】时珍曰:按虞抟《医学正传》云:抟兄年七十,秋间患淋,日,百方不效。后得一方,取地肤草捣自然汁,服之遂通。至贱之物,有回生之功如此。时珍按:《圣惠方》治小便不通,用地麦草一大把,水煎服。古方亦常用之。此物能益阴气,通小肠。无阴则阳无以化,亦东垣治小便不通,用黄柏、知母滋肾之意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新一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物伤睛陷, 肉突出:地肤(洗去土)二两。捣绞汁,每点少许。冬月以干者煮浓汁。(《圣惠方》)

上一篇:决明

下一篇:瞿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