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药子
白药子
别名:
分类:第十八卷草之七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4-05-22 10:20:15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白药子

       (《唐本草》)【集解】恭曰:白药子出原州。三月生苗,叶似苦苣。四月抽赤茎,长似壶卢蔓。六月开白花。八月结子,亦名栝蒌。九月叶落枝折,采根洗切,日干,根皮黄色,名白药子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今夔、施、合州、江西、岭南亦有之。江西出者,叶似乌 ,子如绿豆,至八月变成赤色,治马热方用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根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辛,温,无毒。权曰:苦,冷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金疮生肌(《唐本》)。消肿毒喉痹,消痰止嗽,治渴并吐血(大明)。治喉中热塞不通,咽中常痛肿(甄权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刀斧折伤,干末敷之,能止血、痛(马志)。散血降火,消痰解毒(时珍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旧三,新九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天行热病:白药为末,浆水一盏,冷调二钱服,仰卧少顷,心闷或腹鸣 痛,当吐利数行。如不止,吃冷粥一碗止之。(崔元亮《海上方》)心痛解热:白药根、野猪尾(二味,洗去粗皮,焙干)等分。捣筛。酒服一钱。甚效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黔人用之。(苏颂《图经》)为末),防风末三两。和匀。每茶服一钱。(《圣惠方》)喉中热塞肿痛,散血消痰:白药、朴硝等分。为末。吹之,日四、五次。(《直指方》)咽喉肿痛:白药末一两,龙脑一分,蜜和丸芡子大。每含咽一丸。(《圣惠方》)吐血不止:白药烧存性糯米饮服三钱。(《圣惠方》)衄血不止:红枣、白药各(烧存性)等分。为末。糯米饮服。或煎汤洗鼻,频频缩药令入。(《经验良方》)汤下。心烦热,入砂糖少许。(《圣惠方肝一具,批开掺末五钱,煮熟食之。(《直指方》)小儿疳泻吐利:方同上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诸骨哽咽:白药,煎米醋细咽。在上即吐出,在下即下出。(《普济方》)痈肿不散:生白药根捣贴,干则易之。无生者,研末水和贴。(《图经》)【附录】陈家白药(《拾遗》)藏器曰:味苦,寒,无毒。主解诸药毒,水研服之。入腹与毒相攻,必吐出。未尽更服。亦去心胸烦热,天行瘟瘴。出苍梧陈家,故有陈家之号。明山有之。蔓及根并似土瓜,叶如钱,根似防己,紧小者良,人亦采食之。与婆罗门白药及赤药,功用并相似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按:刘恂《岭表录》异云:陈家白药善解毒,诸药皆不及之,救人甚多。封州、康州有种之者。广府每岁充土贡。按:此药当时充贡,今无复有。或有之,古今名谓不同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甘家白药(《拾遗》)藏器曰:味苦,大寒,有小毒。解诸药毒,水研服,即吐出。未尽再吐。与陈家白药功相似。二物性冷,与霍乱下利人相反。出龚州以南,生阴处,叶似车前,根如半夏,其汁饮之如蜜。甘家亦因人而名。岭南多毒物,亦多解毒物,岂天资之乎?

上一篇:解毒子

下一篇:会州白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