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藤
南藤
别名:
分类:第十八卷草之七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4-05-23 09:49:51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南藤

       (宋《开宝》)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此。并入有名未用《别录》丁公寄、《图经》石南藤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释名】石南藤(《图经》)、丁公藤(《开宝》)、丁公寄(《别录》)、丁父(《别录》)、风藤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志曰:生依南树,故号南藤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藏器曰:丁公寄,即丁公藤也。始因丁公用有效,因以得名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:丁公寄生石间,蔓延木上。叶细,大枝赤茎,母大如碛黄有汁。七月七日采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南藤,即丁公藤也。生南山山谷,今泉州、荣州有之。生依南木,茎如马鞭,有节紫褐色,叶如杏叶而尖。采无时。又曰:天台石南藤,四时不凋。土人采叶,治腰痛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今江南、湖南诸大山有之。细藤圆腻,紫绿色,一节一叶。叶深绿色,似杏叶而微短浓。其茎贴树处,有小紫瘤疣,中有小孔。四时不凋,茎叶皆臭而极辣。白花蛇食其叶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辛,温,无毒。《别录》曰:甘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金疮痛。延年(《别录》)。主风血,补衰老,起阳,强腰脚,除痹,变白,逐冷气,排风邪。煮汁服,冬月浸酒服(藏器)。煮汁服,治上气咳嗽(时珍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发明】志曰:按:《南史》云:解叔谦,雁门人。母有疾,夜祷,闻空中语云:得丁公藤治之即瘥。访医及本草皆无此药。至宜都山中,见一翁伐木,云是丁公藤,疗风。乃拜泣求。翁并示以渍酒法。受毕,失翁所在。母服之遂愈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近俗医治诸风,以南藤和诸药熬膏市之,号南藤膏。白花蛇喜食其叶,故治诸风尤捷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录】烈节(宋《图经》)颂曰:生荣州,多在林箐中。春生蔓苗,茎叶俱似丁公藤,而纤细无花实。九月采茎,晒干。味辛,温,无毒。主肢节风冷,筋脉急痛。作汤浴之佳时珍曰:杨 《家藏经验方》有烈节酒,治历节风痛。用烈节、松节、牛膝、熟地黄、当归各一两。为粗末,绢袋盛之,以无灰酒二百盏,浸三日。每用一盏,入生酒一盏,温服。表弟武东叔,年二十余,患此痛不可忍。涪城马东之,以此治之而安。

上一篇:紫金藤

下一篇:清风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