柚

别名:
分类:第三十卷果之二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4-05-20 15:57:48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       (音又。《日华》)【释名】 (与柚同)、条(《尔雅》)、壶柑(《唐本》)、臭橙(《食性》)、朱栾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柚,色油然,其状如卣,故名。壶亦象形。今人呼其黄而小者为蜜筒,正此意也。其大者谓之朱栾,亦取团栾之象。最大者谓之香栾。《尔雅》谓之 (音废),又曰 (音贾)。《广雅》谓之镭柚,镭亦壶也。《桂海志》谓之臭柚,皆一物。但以大小、古今方言称呼不同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恭曰:柚皮浓味甘,不似橘皮薄味辛而苦。其肉亦如橘,有甘有酸,酸者名壶柑。今俗人谓橙为柚,非矣。案:《吕氏春秋》云:果之美者,江浦之橘,云梦之柚。郭璞云:柚出江南,似橙而实酢,大如橘。禹贡云:扬州厥包橘、柚。孔安国云:小曰橘,大曰柚,皆为柑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闽中、岭外、江南皆有柚,比橘黄,白色而大。襄、唐间柚,色青黄而实小。其味皆酢,皮浓,不堪入药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柚,树、叶皆似橙。其实有大、小二种:小者如柑、如橙;大者如瓜、如升,有围及尺余者,亦橙之类也。今人呼为朱栾,形色圆正,都类柑、橙。但皮浓而粗,其味甘,其气臭,其瓣坚而酸恶不可食,其花甚香。南人种其核,长成以接柑、橘,云甚良也。盖橙乃橘属,故其皮皱浓而香,味苦而辛;柚乃柑属,故其皮粗浓而臭,味甘而辛。如此分,柚与橙、橘自明矣。郭璞云: ,大柚也。实大如盏,皮浓二、三寸,子似枳,食之少味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范成大云:广南臭柚大如瓜,可食,其皮甚浓,染墨打碑,可代毡刷,且不损纸也。《列子》云:吴越之间有木焉,其名为 。碧树而冬青,实丹而味酸。食其皮汁,已愤厥之疾。渡淮而北,化而为枳。此言地气之不同如此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酸,寒,无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消食,解酒毒,治饮酒人口气,去肠胃中恶气,疗妊妇不思食、口淡(大明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皮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甘、辛,平,无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正误】时珍曰:案:沈括《笔谈》云:《本草》言橘皮苦,柚皮甘,误矣。柚皮极苦,不【主治】下气。宜食,不入药(弘景)。消食快膈,散愤懑之气,化痰(时珍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新一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痰气咳嗽:用香栾,去核,切,砂瓶内浸酒,封固一夜,煮烂,蜜拌匀,时时含咽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叶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头风痛,同葱白捣,贴太阳穴(时珍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花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蒸麻油作香泽面脂,长发润燥(时珍)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枸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