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葵
龙葵
别名:
分类:第十六卷草之五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更新:2024-05-17 02:20:50 | 人气:0

免费阅读 打赏作者

龙葵

       (《唐本草》)【校正】并入《图经》、老鸦眼睛草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释名】苦葵(《图经》)、苦菜(《唐本》)、天泡草(《纲目》)、老鸦酸浆草(《纲目时珍曰:龙葵,言其性滑如葵也。苦以菜味名,茄以叶形名;天泡、老鸦眼睛皆以子形名也。与酸浆相类,故加老鸦以物异也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集解】弘景曰:益州有苦菜,乃是苦 。恭曰:苦 ,即龙葵也,俗亦名苦菜,非荼也。龙葵所在有之,关河间谓之苦菜,叶圆花白,子若牛李子,生青熟黑,但堪煮食,不任生啖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颂曰:龙葵近处亦稀,惟北方有之,北人谓之苦葵。叶圆似排风而无毛,花白色,子亦似排风子,生青熟黑,其赤者名赤珠,亦可入药。又曰:老鸦眼睛草,生江湖间。叶如茄子叶,故名天茄子。或云:即漆姑草也。漆姑即蜀羊泉,已见《本经》草部。人亦不能决识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时珍曰:龙葵、龙珠,一类二种也,皆处处有之。四月生苗,嫩时可食,柔滑。渐高二、三尺,茎大如箸,似灯笼草而无毛。叶似茄叶而小。五月以后,开小白花,五出黄蕊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结子正圆,大如五味子,上有小蒂,数颗同缀,其味酸。中有细子,亦如茄子之子。但生青熟黑者为龙葵;生青熟赤者为龙珠,功用亦相仿佛,不甚辽远。苏颂《图经》菜部既注龙葵,复于外类重出老鸦眼睛草,盖不知其即一物也。又谓老鸦眼睛是蜀羊泉,误矣。蜀羊泉叶似菊,开紫花,子类枸杞,详见草部本条。杨慎《丹铅录》,谓龙葵即吴葵,反指本草为误,引《素问》、《千金》四月吴葵华为证。盖不知《千金方》言吴葵即蜀葵,已自明白矣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今并正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苗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苦、微甘,滑,寒,无毒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食之解劳少睡,去虚热肿(《唐本》)。治风,补益男子元气,妇人败血(苏颂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消热散血,压丹石毒宜食之(时珍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旧一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去热少睡:龙葵菜同米,煮作羹粥食之。(《食医心镜》)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茎、叶、根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气味】同苗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主治】捣烂和土,敷疔肿火丹疮,良(孟诜)。疗痈疽肿毒,跌扑伤损,消肿散血(时珍)。根与木通、胡荽煎汤服,通利小便(苏颂)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【附方】旧四,新九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通利小便:方见上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从高坠下欲死者:取老鸦眼睛草茎叶捣汁服,以渣敷患处。(《唐瑶经验方》)火焰丹肿:老鸦眼睛草叶,入醋细研敷之,能消赤肿。(苏颂《图经本草》)痈肿无头:龙葵茎叶捣敷。(《经验方》)发背痈疽成疮者:苏颂《图经》云:用龙葵一两(为末),麝香一分。研匀,涂之甚善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《诸疮恶肿:老鸦眼睛草擂酒服,以渣敷之。(《普济方》)疔肿毒疮,黑色 肿者,乃服丹石毒也;赤色者,肉面毒也:用龙葵根一握(洗切),乳香末、黄连三两,杏仁六十枚,和捣作饼,浓如三钱,依疮大小敷之,觉痒即换去。痒不可忍,切勿搔动。候炊久,疮中似石榴子戢戢然,乃去药。时时以甘草汤温洗,洗后以蜡贴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终身不得食羊血。如无龙葵,以蔓荆根代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)天泡湿疮:龙葵苗叶捣敷之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吐血不止:天茄子苗半两,人参二钱半,为末。每服二钱,新汲水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)辟除蚤虱:天茄叶铺于席下,次日尽死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   多年恶疮:天茄叶贴之,或为末贴。(《救急良方》)产后肠出不收:老鸦酸浆草一把,水煎,先熏后洗,收乃止。(《救急方》)子(七月采之)【主治】疔肿(《唐本》)。明目轻身甚良(甄权)。治风,益男子元气,妇人败血(苏颂)。

上一篇:黄蜀葵

下一篇:龙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