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《法象》)【释名】通草(《纲目》)、活 (音夺)、离南。
颂曰:《尔雅》:离南、活 ,即通脱也。《山海经》名寇脱。又名倚商。
杲曰:阴窍涩而不利,水肿闭而不行,用之立通,因有通草之名。与木通同功。
嘉谟曰:白瓤中藏,脱木得之,故名通脱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通脱木生山侧。叶似蓖麻。其茎空心,中有白瓤,轻白可爱,女人取以饰物,俗名通草。
颂曰:郭璞言:生江南,高丈许,大叶似荷而肥,茎中瓤正白。今园圃亦有种莳者,或作蜜煎充果,食之甘美。
时珍曰:蔓生山中。茎大者围数寸。
【气味】甘、淡,寒,无毒。
杲曰:甘,平。降也。阳中阴也。
【主治】利阴窍,治五淋,除水肿癃闭,泻肺(李杲)。
解诸毒虫痛(苏颂)。明目退热,下乳催生(汪机)。
【发明】杲曰:通草泻肺利小便,甘平以缓阴血也。与灯草同功。宜生用之。
时珍曰:通草色白而气寒,味淡而体轻,故入太阴肺经,引热下降而利小便;入阳明胃经,通气上达而下乳汁。其气寒,降也;其味淡,升也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
洗头风痛:新通草瓦上烧存性,研末二钱,热酒下。牙关紧者,斡口灌之。(王 《百一
花上粉
【主治】诸虫 恶疮痔疾,纳之(藏器)。
【附录】天寿根(《图经》)颂曰:出台州,每岁土贡。其性凉,治胸膈烦热,土人常用有效。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