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宋《嘉 》)【集解】禹锡曰:所在背阴古墙垣上有之。岁多雨则茂盛。或以为垣衣,非也。垣衣、生垣墙之侧。此生垣墙之上,比垣衣更长,故谓之马鬃,苔之类也。
时珍曰:垣衣乃砖墙上苔衣,此乃土墙上乌韭也。
【气味】甘、酸,寒,无毒。
【主治】骨热败烦,热毒壅衄鼻(《嘉 》)。沐发令长黑,通大小便(时珍)。
【附方】新五。
九窍出血:墙头苔, 塞之。(《海上方》)。
鼻衄不止:寸金散:用墙上土马鬃二钱半,石州黄药子五钱。为末。新水服二钱,再服立止。(《卫生宝鉴》)。
二便不通:土马鬃,水淘净,瓦爆过,切。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服。(《普济》)。
耳上湿疮:土马鬃、井中苔等分。为末。灯盏内油和,涂之。(《圣济录》)。
少年发白:土马鬃、石马鬃、五倍子、半夏各一两,生姜二两,胡桃十个,胆矾半两为末,捣作一块。每以绢袋盛一弹子,用热酒入少许,浸汁洗发。一月神效。(《圣济录》)
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4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